1.本项目在国内外或省内外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国民经济不断提高,计算机已经走进了社会的每个角落,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已经成为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任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计算机》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也在进行着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其中考核方式改革更是教学改革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 目前,部分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都采用了无纸化的考试形式,这种考试形式一般由系统管理员根据考试内容实际需求,利用现成的题库,组建考试方案,由系统自动生成试卷,考试结束后系统自动评分,将成绩以文件的形式存储下来,以便进一步分析、统计和汇总。这种考试形式灵活、安全、公平、合理。不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考试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1) 课题背景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其它高校一样,要在每学年的第一学期为所有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设《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近年来,根据高职类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大跨步的改革,从传统的理论知识传授过度到操作技能的培养,以往传统的纸质考核方式已无法客观、准确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纸质考核方式主要以传统的手工试卷为主,这种考核方式有着不可避免的缺点: 第一、试卷涵盖的信息量少,缺乏随机性。在传统的手工方式下,所有的考试题目都由任课教师指定,每次考试的方案仅有有限的几种,试题无法涵盖所有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 第二、不必要的重复劳动,造成人力资源及时间上的浪费。这主要表现在出卷环节和评卷环节上。出卷时,教师一方面要总结、整理本学期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归纳知识要点,另一方面还要手工出题组织试卷。考试完毕后,学生返回的试卷均要由教师手工评阅评分,最后还要由教师登记分数、进行试卷分析。可见教师在整个考试过程中的工作量非常大,而且工作效率不高,更容易出现试卷错漏缺、自教自考考前漏题等现象,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第三、安全措施无法保障。传统试卷从出题到考试结束一般要经过出题、电子版试题打印、印刷、封装、保存、考前试卷领取、发放、上交、评阅等几个步骤,一个完整的考试周期一般要在一个月左右,所以在整个过程随时都有可能会发生试题泄密、试卷窜改等事件,并且在考试过程中也难以从技术上避免作弊行为的发生。 第四,考试安排缺乏灵活性。同一年级的学生的考试内容是一样的,所以所有考生必须在同一时间内完成考试(一般一届新生大约 2000 人左右)。这种大规模的考试不但要安排好考场,还要考虑到监考教师的安排。 第五,最主要的是这种考核方式无法检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来说主要是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就《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来说课程目标在于强化学生的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和意识。传统的手工试卷只能从理论知识方面考核学生,而Word、Excel、PowerPoint 等操作性强的内容却无法通过语言叙述充分地表示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 由此可见,设计并开发一个具有我校特色且功能完善的基于网络的无纸化考试系统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2)国内外无纸化考试系统的现状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迅速普及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计算机进行考试已成为一种新兴的考核方式,如今在许多地方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网络考试系统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基于局域网的,主要应用在等级考试、技术职务、职业资格鉴定等;另外一种是基于 Web 的网络考试系统,主要用于网络自学自测的教学系统。 国外计算机网络考试技术的开发要早于我国,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很多国家就开始开发使用了,如今比较知名的考试如: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考试MCSE、JAVA 认证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 GRE,研究生管理学入学考试GMAT、TOFEL等都已实现了网络化,有许多公司和院校也都相继积极地进行相关方面的探索,并且成果显著。 美国PROMETRIC 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化认证考试服务公司,它开创了计算机化考试技术和管理标准,可以说是计算机化评估和认证的全球领头军,在世界的6大洲141个国家建立认证考试网络,可用 25 种不同语言提供 2400多种考试,涉及 IT 领域证书认证(Microsoft、Oracle、SUN、IBM、Lotus 等)、学业考试(GRE、TOEFL)和职业证书考试。这些考试通过两个考试系统实施——Prometric 授权考试中心(APTC)和 Prometric 技术中心(PTC)。这种考试没有地方和时间的限制,考生只要有一台能够连接 Internet 网络的计算机就可以进行考试。考生考试完毕后,可以马上得到考试成绩和分析报告,方便快捷。试题也是随着其系统的升级而不断更新的。同时,由于加入了一些加密手段和对题库进行的科学管理,所以考试系统可以保证每在同一考场内进行的同一科考试的考题是不相同的。当考生答题完毕后,试题不会保留在考试终端,考生看到的只有自己的成绩,提高了考试的安全性。 近年来,随着国内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校园网建设的不断扩大,一些无纸化考试和基于 Internet 的计算机远程教学也逐渐得到了普及,为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考试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可行性和必要的依据。一些高校较早地进行了考试系统了开发工作,其中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的何克抗、余胜泉研究开发了基于 Web 的通用题库系统。它不但具有单机考试系统的基本功能,还具备传统单机考试系统不具备的一些特点,例如试题和考试信息的集中管理、共享使用等。为了保证试题的质量,题库由统一的权威机构来进行维护和管理;该考试系统开放使用,广泛征集试题和测试样本。只要用户通过浏览器连接上网络,便可以参加考试。该系统还提供远程考试组卷、远程阅卷、成绩统计与试题分析以及题库管理的功能。 (3)存在的问题 目前,这种无纸化的网络考试系统技术越来越成熟,功能也不断地完善,有很多比较成功的考试软件被认可。如黑龙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保险行业的资格认证考试等,都已经采用了计算机无纸化考试。但是现有的无纸化考试软件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弊端。有的系统还在延用前几年的单机软盘形式,有些考试系统的确是比较流行的 B/S 结构,但是试题却只涵盖客观题部分,缺少实际操作试题。 虽然一些高校也相继开发了一些基于 Web 的在线考试系统,并且也投入了实际应用;如今,绝大多数高校在计算机基础学科中都已经采用了在线考试系统进行无纸化考试,如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同济大学等。但这些大学所用的考试系统都是由本校的教师或软件开发公司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开发的,无论是数据结构还是处理流程都是由开发者自行定义的,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另外,由商业软件公司开发的《大学计算机》类课程无纸化考试软件虽然功能强大,服务优良,但售价一般都不菲,多则上百万,少则十多万,而且每年要自费平台升级,模块升级等增值业务,这也是到目前为止,很多高职高专院校仍旧不得不采用非常不科学的纸质试卷考核《大学计算机》课程的重要原因之一。 |